大赵家高中教师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大赵家高中教师论坛

教师之家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我的中国心》***的儿媳刘思齐谈:毛岸英!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良药苦口

良药苦口
Admin

核心内容】幼年流落上海,少年留学苏联,青年学农延安,而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57岁的***得知消息后,沉默良久,这位英年早逝的年轻人一生短暂而又传奇,经历丰富而又坎坷,被彭德怀称为志愿军的第一个的志愿兵,他就是***的儿子毛岸英。
凤凰卫视3月6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曾子墨:幼年流落上海,少年留学苏联,青年学农延安,而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57岁的***得知消息后,沉默良久,这位英年早逝的年轻人一生短暂而又传奇,经历丰富而又坎坷,被彭德怀称为志愿军的第一个的志愿兵,他就是***的儿子毛岸英。

解说:1921年,湖南青年***迎娶了恩师杨昌济的爱女杨开慧。一年后,他们的儿子降生在长沙清水塘畔,起名岸英,后来***回忆起毛岸英的童年趣事时,总忍不住会哈哈大笑。

毛新宇:就把我爷爷奶奶的鞋啊,穿着在雨地里撮雨,然后我伯父还喊,开船啦,开船啦,哥儿俩就非常兴奋。

解说: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共中央派***领导秋收起义。这时的长沙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处境危险的杨开慧带着岸英、岸青、岸龙三兄弟逃到板仓老家。三年后,身在井冈山的***从***的报纸上看到了一条让他心痛的消息,湖南军阀何键悬赏一千大洋抓拿杨开慧。1930年10月,杨开慧和年仅8岁的毛岸英被押进了长沙协操坪监狱。

刘思齐:从监狱里头把他母亲押到刑场的时候,他就守在他母亲身边,然后,他抱着他母亲不让走,那小孩又哭,就痛哭舍不得,舍不得敌人把他扔到,就是说把他撕开,从他母亲身边撕开,扔到一边去,扔到那个监狱那个房子那个角落里,把他母亲押走了。

他可能在监狱里头,还住了半个多月20天才放出来,整个在监狱里头,他就是不吃不喝,大病了一场,出来的时候就一把骨头了已经。


解说:杨开慧被害后,***愤笔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八个字,而亲历母亲之死的毛岸英在之后的二十年里,更是没法停止对母亲的思念。

刘思齐:有一天他就,我后来想,可能那一天就是他母亲牺牲的日子,因为结婚不久嘛,结婚不久他就站在窗户前面的,非常沉默地站在那儿,后来就说,他说我妈妈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伟大的女性,然后就流眼泪。

解说:在地下党的安排下,毛家三兄弟改名为杨永福,杨永寿,杨永泰,由外婆向振熙带到上海送到“大同幼稚园”。1931年5月,毛岸龙因患痢疾去世,由于上海时局动荡,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红色牧师”的董健吾把毛岸英和毛岸青领回家,但不久,兄弟二人就因忍受不了牧师家里的生活而离家出走,流落街头,相依为命。

毛新宇:我父亲在流浪的时候,因为写革命标语,被反动巡捕给打,打了负了重伤是我伯父救他。

刘思齐:他带我去看《三毛流浪记》,然后看的时候,他就非常激动。他非常激动,看完了以后,他一直坐在那不动,人家场子里人都走完了,他还坐在那。后来我告诉他,我说人都走了,我们走吧。然后他就站起来的时候,他就跟我讲,他说我,三毛所有的生活我都经过,捡垃圾,捡烟头啊,卖报纸,给人家当小童工啊都干过,兄弟俩当童工,还有推车,就是在什么白渡桥,他们就在后面推,推上去了,下去的时候拽着那个车,不让它下滑太快。就这样一次大概是一个铜板,两个铜板。

曾子墨:在上海,毛岸英、毛岸青流浪了整整五年。这期间他们的父亲***率领红军在江西瑞金抗击着***军队,连续的“围剿”并艰苦跋涉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像他们的父亲一样,两个身处绝境的少年虽然历经***,但是仍然顽强的生存下来。1936年,根据潘汉年的指示,上海地下党找到了毛氏兄弟,并且辗转将他们送到苏联。

解说:1937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康生,把毛岸英、毛岸青送到位于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当时儿童院里中国学生占了百分之二十,大多是烈士子女和***领导人的孩子。结束了流浪生涯,开始了留学生活,毛岸英曾说过那种感觉像是掉到了蜜罐里。

刘思齐:他去了以后,他觉得非常好,非常幸福了。他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一篇文章叫什么,我忘了,他就是说,我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幸福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觉得这是天堂了,已经是天堂了。

解说:赵施格,中共早期领导人赵世炎的儿子,在他印象里,初到儿童院的毛岸英和他们没有什么两样,刚开始与大家沟通起来还有些困难。

赵施格(毛岸英儿童院同学):一起玩,一起学习,他岁数大一点,比我们大一点,也没看出来他有什么突出啊,是吧。我们还比他突出,因为我们会说俄语,他们不会。

解说:1938年,在看到岸英、岸青的照片之后,念子心切的***给儿子写了第一封家书。亲爱的岸英、岸青,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1941年初,***给儿子寄去了一些书,并附信一封,信中建议儿子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苏德战争,国际儿童院的学生们也参加到各方面的保卫工作中,他们不但要种菜,挖防坦克壕,还要上军事课。

赵施格:怎么用武器,就是机关枪也好,步枪也好,怎么扔手榴弹,什么都学会了。

解说:怀揣着保卫社会主义的信念,很多学生都想加入苏联红军,投入卫国战争。19岁的毛岸英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苏共中央不同意让国际儿童院的外国青少年上前线。

毛新宇:他强调要求参军,其实也很不容易,一开始也没被批准,他上军校,后来遇到一个苏联红军将军很喜欢他。他才先上的是苏联红军的军校,后来才真正的从军校很快毕业以后,才当了苏联的红军。

解说:1943年,毛岸英从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毕业,被授予中尉军衔,并加入联共。1945年,苏军开始了大反攻,毛岸英获准参战,担任坦克部队连队指导员。

毛新宇:跟着苏联红军一直追击着德国鬼子打到柏林。

赵施格:当时他也说是,我上哪去,我上哪去,一上去,后面那个上校拉我,或者派人保护他,因此他的意思是,就前面比如说机关枪,他冲没这个情况,不让他那个什么。我只能看,当时冲啊什么,不存在这个事。

解说:1945年5月,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斯大林在莫斯科接见了毛岸英。

毛新宇:他就觉得这个青年很优秀,也出于对我伯父应用表现的一个嘉许,赠送他一把小手枪。

解说:据说斯大林还赠给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一支冲锋枪,蒋经国在苏联待了12年。1937年蒋经国携俄籍妻子告别莫斯科之际,正是毛岸英初到莫斯科之时,不知道斯大林的举动是偶然所为,还是另有寓意。



曾子墨:1945年底,毛岸英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在延安王家坪阔别了18年之久的***,毛岸英父子终于团聚。当看到已经23岁,个头比自己还高的儿子时,***有没有喜极而泣,他内心是怎样的感慨,我们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根据当时***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岸英回国后的那段时间,***的心情大好,身体也恢复得不错。

解说:在苏联近十年的生活,毛岸英已经欧化了,他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都让***看着多少有些不舒服。

刘思齐:他刚回来,据说是穿着苏军的那个军服,西装啊,什么担担肩,伸伸手啊,就是外国人那些动作吧,然后,主席看到就不得劲,然后,主席就让他把那些衣服都换了。主席给了他几套主席自己穿的,那个旧的那个灰布军装,他穿得咣荡咣荡的,主席比他胖啊,他都愿意,他很高兴穿上。

主席对他要求还是很严的,回来大概跟着主席没有吃几天,没吃几天饭在家里,就让他到大灶去吃去了。就是战士灶,跟战士一起吃饭。

解说:***把儿子安排进了劳动大学,“师从”劳动模范吴满有,毛岸英肩背行李和一小斗米,步行十五里路来到了吴家枣园。

毛新宇:因为我伯父长期生活在国外,离自己的祖国啊年代比较久远了,他比较熟悉苏联的党和国家的情况,对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和国情不是很了解,所以为了让他懂得中国的国情,所以才让他上的劳动大学。

刘思齐:他等于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山上下乡的知青,他就下去了,下去以后整个一个就是,应该说是一个农季,就是从开地、犁地,一直到播种、拔草、浇灌这些,到收割一直到入仓,他整个一个劳动下来没叫过一声苦,手上都是血,都是那个血泡,然后都是茧子。

解说:毛岸英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跟他们学唱信天游,学扭秧歌,给他们讲苏联的战斗故事。

刘思齐:他最大的收获,他觉得他了解了中国的农民,了解了中国的农民,知道他们想什么做什么,他们的生活习惯,他觉得中国的农民非常勤劳。

解说:没多久,毛岸英就有了一嘴的陕北口音,手上长满老茧,看着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一身黄土两腿泥的儿子,***满意地说,这就是你上劳动大学的毕业证。在延安,毛岸英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孩,革命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7岁时,因为出演话剧《弃儿》,刘思齐成了***的干女儿。

刘思齐:我演了一个戏,然后在台上妈妈给抓走了,当时我就觉得那是真的了,把我妈妈抓走了,然后又哭又叫的,后来就要我下台。下去就把我带到一个高高大大的一个叔叔跟前,然后那个叔叔就问我多大了,叫什么,问我愿不愿意做他的女儿。后来我母亲说,我看了看我母亲,我母亲点点头,我就叫了一声爸爸,后来我想那是,那个时候可能也就是,主席为什么一下子那么动情了,可能就是想到毛岸英、毛岸青。母亲牺牲了在上海,也是弃儿,等于也是弃儿,在流浪,可能想到这一些,想到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就感觉到就有那种内心的有一种情感的一种波动在那里。

解说:1939年,刘思齐和妹妹邵华,随母亲张文秋和继父前往苏联,途径新疆时被军阀盛世才扣留,被关押了8年之久。1946年,重庆谈判结束后,***释放了关押在新疆监狱的100多名***员,刘思齐一家才得以重返延安。平时刘思齐经常去干爸爸***家里做客,她先后认识了李讷和毛岸英。

刘思齐:我带着李讷去延河边上散步,然后他从对面走来。李讷给我们介绍的,李讷跑去找他,叫他哥哥,然后李讷又把我介绍给他,说这是我哥哥,这是我姐姐,跟他讲这是我姐姐。当时我觉得,我就笑了。我说,哥哥姐姐还要妹妹介绍,要不然都不认识。

解说:初见毛岸英时刘思齐刚16岁,他觉得这个比自己大8岁的哥哥和自己想像的并不一样。

刘思齐: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干部,也没有多少洋气在里面,原来我觉得他是很洋的,从苏联回来的洋包子。

解说:不久,刘思齐到北方大学学习,毛岸英在***的安排下也离开延安,先后到山西、山东等地参加土改工作。

刘思齐:他去访问的都是最穷苦的,最穷苦的那个,最困难的,最穷苦的哪些人。他把他们很细的,就是每一个人的家庭收入,生活水平什么,他都非常,了解得非常清楚,写了那个工作日记写了很多。

毛新宇:康生在土改过程中有一些,很具体的一些过左的错误,实际上都最早,我的伯父毛岸英抵制纠正过他,并且后来在给我爷爷的工作汇报当中,他都总结提到过康生在土改中的一些错误。可以说毛岸英的这个努力吧,应该,我觉得对于后我爷爷纠正啊,调整我们党土改的失误和错误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解说:1948年夏,参加土改回来的毛岸英与刘思齐,在西柏坡再次相遇,毛岸英向有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的刘思齐,发起了爱情攻势。

刘思齐:当时他就说,那意思就是说能不能够在一起生活。

解说:突如其来的表白,让刘思齐有点懵。

刘思齐:我说我们不了解,你是洋包子,你那么高的学问,我说我是土包子,我说差得太远了。

解说:毛岸英并没有放弃,他给刘思齐说,我也是个苦孩子,也住过监狱,咱们是一根藤上的一对苦瓜。慢慢地毛岸英的直爽与执著打动了刘思齐,他们开始交往。

刘思齐:他那个时候主要的就是想结婚,后来我也理解他了,他没有家一个人,生活也没有人照顾,说话没有人说,就是说回到自己房间里就一个人,他也感觉到挺孤独的。

解说:***没想到二十年前,他的一句玩笑话竟然成真。

刘思齐:在武汉,我爸爸把我妈妈带着去看主席,然后就看见那个,看见他们两兄弟,岸英、岸青两兄弟。两兄弟在那跑来跑去的,我妈妈说岸英还给她抓了两把花生,那小手抓得满满的送过来,我妈妈很喜欢这个孩子,就说这个孩子真可爱什么的。当时主席还说,说那你们俩赶快生女儿,我们就那个什么,将来就亲家,结果我爸爸还说,说我们还没结婚呢,把我妈妈说得挺不好意思的,说我们还没结婚呢。

解说: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了婚礼。

刘思齐:上午还在上课呢,下午就回去,回到我妈妈那去,那就弄个车把我接到中南海。

解说: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但刘思齐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刘思齐:他好像就是穿着一套那个照相的那个黑色的,好像那种很薄的那种呢子的衣服,那是他工作的时候的工作服等于是。我没衣服,我没衣服,我记得我妈妈找了半天,找了一块棕色的条绒,赶着做了一件列宁服。裤子都是我原来穿的什么裤子都没换,就那样。后来在我辫子上,我扎两根辫子,在辫子上给我系两个蝴蝶结,还有李讷不知道是谁,不知道从哪折了一朵花戴到我头上。

解说:因为***要求简单操办,当天的酒席只有三桌。

刘思齐:婚礼很简单都是家乡的,婚礼全是岸英自己准备的。主席跟我讲,主席也很高兴,告诉说,今天这些菜什么都是岸英安排的,岸英自己准备的湖南菜,就是主席家乡的腊肉、腊鱼、什么青椒什么都上去了。

解说:虽然简朴,可是酒席的规格却很高,***亲自主持。

刘思齐:主席参加了,那就刘少奇参加,刘少奇两口子,朱德两口子,总理两口子,就五个常委去了四个。吃饭的时候主席给我妈妈敬酒,主席那人礼貌还是挺,礼节还是挺周到的。走到我妈妈跟前说,谢谢我妈妈教育了一个好女儿什么,后来总理就跟我妈妈说,说你也得说两句啊。后来我妈妈说,说什么啊,总理说主席怎么说的啊,你就怎么说吧,结果我妈妈就依样画葫芦就说了,谢谢主席教了个好儿子。

解说:作为父亲,***并没有忘记要给儿子和儿媳送新婚礼物。

刘思齐:他就拿出件大衣来,拿出大衣来他就给岸英,就是送给,他说我没什么东西送给你们,这件大衣就是他到重庆的时候穿的,现在送给岸英,后来看看我站在旁边也没东西,他也很过意不去,他说那这样吧,晚上你们两个盖上吧,这样思齐也有份了。

解说:婚礼时间并不长,酒席一结束,毛岸英就拖着刘思齐溜了出去。

刘思齐:他说我们不要回去,我们到那个,我们去跳舞吧。这样就到舞厅去了,舞厅那就人很多啊,谁也不知道谁啊,也不知道我们两个结婚啊那天,所以就在那很舒服地过了两个钟头。

解说:婚后,刘思齐在北京西单上中学补习文化知识,她改名刘松林,毛岸英则继续担任李克农的秘书,夫妻俩只有周末才能聚到一起。这是仅存的几张毛岸英出席活动的照片,摄于1950年5月苏联青年代表团访华期间,毛岸英担任翻译。

刘思齐:什么事情都想做得最好,但是呢,他又总觉得,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总觉得没有做到,就是还没有做到位,总觉得不能给主席丢脸。

解说:然而***和杨开慧老家的一些亲戚,并没有像毛岸英一样严于律己。建国后有的亲戚伸手来讨官,还送了许多土特产到北京。

毛新宇:他们可能觉得***开国领袖,也就是过去的开国皇帝。毛岸英,当时毛岸英回韶山也有别人叫他太子,我伯父是反对这种封建说不能叫太子,杨家的人认为他也是太子,说话管用,想谋一官半职。

解说:***对封官,买官相当抵制。他让毛岸英替他遏制文家,杨家,毛家,这三股讨官洪流,就谋官一事,毛岸英给表舅向三立写了一封三千多字的长信。

毛岸英表示替舅父感到惭愧,他认为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他还写道。

毛新宇:***和蒋介石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私产,他打天下,打江山,不是为了自己的亲戚朋友,他是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打江山,所以说***的亲戚朋友,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劳动者,而不是皇亲国戚。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跟封建社会国家最大的区别,也是跟蒋介石最大的区别。1950年初,毛岸英向组织提出下基层锻炼的要求,同年8月毛岸英从中央社会部调到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总支副书记。在工厂里,毛岸英经常下到浇注车间和工人一起干体力活,他还准备了一个行李卷和班组长一起挤大通铺。

刘思齐:他做了一个长期计划,他准备在工厂工作十年,二十年搞出一套党在工作,党在工厂里头的工作经验,应该怎么做,工厂,党的工作应该怎么做,解放以后,而且他也下决心要把这个要学技术了,这个时候要学技术了,买了很多的这个机器制造的书什么,现在那些书还在。就是绘图的,制图的,机器制造的,什么材料力学,我那时候我看了,我都不懂,它又是俄文的,反正看着他是准备从头学起了。

解说: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次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军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9月15日,麦克阿瑟率美军在仁川登陆后,马不停蹄地越过“三八线”,战火很快就要烧到鸭绿江边,中国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毛新宇:其实***对于这个抗美援朝,应该说是他人生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坎儿,究竟出不出兵,出兵以后怎么样,其实人家就看到***伟人战略家气魄决策出兵,但是这个过程是很艰辛,很艰难的。我爷爷曾经从来没有像抗美援朝这样,为了决策出兵曾经一个星期都没睡觉。

解说:10月7日晚上,***特赦家宴。为即将赴东北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彭德怀送行,毛岸英趁着给彭德怀敬酒的机会,请求彭老总带上他上朝鲜战场。

毛新宇:彭总呢称颂他,叫他,叫他志愿军第一兵。为什么呢,因为就是说,最难得的就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我的伯父很能够理解和支持我爷爷这个出兵朝鲜的这个决策,他又感觉到自己是领袖的后代,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持爷爷做出表率,所以是他主动找彭德怀的。彭德怀当时,说老实话还真不想把他带上战场,因为觉得他会有危险。

解说:这个时候,***站到了儿子一边,他对彭德怀说,谁叫他是***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毛新宇:我爷爷呢,一个是他要以实际行动带这个头,再有一个他也希望我伯父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解说:晚饭后,毛岸英去和新婚的妻子告别。此时,刘思齐刚做完阑尾手术不久住在医院。

刘思齐:当时他那个白衬衣嘛,十月,白衬衣的口袋那个蓝墨水出来了,染了这么大一块。后来我说你衬衣怎么会染了墨水啊,他说坐飞机笔管裂了,墨水漏出来了,我才知道他从外面刚刚回来。以后他就说,他说第二天还要走,他说他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跟我讲说那个交通不方便,不来信的话不要着急,所以我有他这个话垫着,垫了底了以后,很久不收到他的信的话,当时我也没着急。

要我照顾岸青,跟我说他不在北京,我每个礼拜还得去看主席,就说去看爸爸,不要他不在,我就不去了,我说不会的。我说我会每个礼拜都回去的,他说对江青要那个,就是说要有点,意思就是要有点戒心。他说的是,他说我得罪过她。

解说:看着年轻的妻子,毛岸英实在割舍不下。

刘思齐:他当时就问我,他说现在世界上还有个朝鲜你知道,有个朝鲜半岛,你知道不知道,我说有啊,我说不是在打仗。他说你还挺关心政治,挺关心时事的,是挺关心政治的我忘了,然后马上就说别的去了。马上就转移话题了,我也没在意。

毛新宇:现在我大姨回想起来难受,都后悔自己当初太迟钝了,没有理解这个自己丈夫的用意。

解说:深夜,毛岸英才起身离开病房。

刘思齐:他就不让我送,我说还是送一送吧。送到门口他就几次走都走不开,就是好像,后来就转过去就要走,要走又转过来给我鞠了一个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就回头就走了,当时我就有点发懵。因为从来,结婚以后他出过几次差嘛,出过两次还是三次差都没有这样,都没有说鞠个躬,当时我还有点发懵,我说出差鞠什么躬啊,我说。那时候也没有多想,也没有多想。
解说:随后,毛岸英来到了岳母张文秋家,请她照顾弟弟毛岸青。

毛新宇:也是蒙蒙胧胧,我爸爸最先喜欢我母亲,那么这个是后来发展,我母亲后来也爱上我爸爸。那么当时来说伯父知道,知道了我爸爸的心理,喜欢我母亲邵华,所以他在他预计到他上战场可能要牺牲,他就事先嘱咐,除了说让我的外婆照顾好我父亲,他提到了,其实他是希望我父亲跟母亲结婚的。

解说:毛岸英向岳母借手表,张文秋把史沫特莱送的手表给了他。

曾子墨:彭德怀讲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困难当头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有些***,甚至高级干部本人就没有做到,但毛岸英做到了,毛岸英是坚决请求到朝鲜抗美援朝的。1950年10月8日,毛岸英随志愿军出征,在大榆洞矿区志愿军司令部,毛岸英有了一个新的角色,彭德怀的翻译兼机要秘书,但除了彭德怀、洪学智等极少数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高高大大的年轻人的真实身份。
解说: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大规模进攻,志愿军总部紧急开会部署了防空工作。

刘祥(毛岸英战友):那时候参谋长讲说全部隐蔽,统统要隐蔽,是吧。谁也不,全隐蔽。我们那得了那个,我们那几个人就钻到那个,就是因为山下边,下水道上边洋灰的,那么多洋灰盖有那缝,我们就钻那里头去,就在那待,谁也让到房子里待着。

解说:11月25日上午,美军4架战斗机在志愿军司令部上空盘旋,随即扔下几枚汽油弹。

杨凤安(毛岸英战友):毛岸英和高瑞欣,他们两个人就晚上在政治部那个洞子里睡觉回来晚了,回来晚了以后,他们俩是热饭,就坐在那个办公室,说立着的跑出来了,坐着的就没跑出来。我问了情况以后,我一开门,我一看飞机回来了,回来以后说不好,因为防控,跑。那徐亩元和成普就跑了,成普这还烧了一块了,是吧。他俩就没跑出来,三分钟以后就成了糊炭。那高温那是千八百度,那钢铁都化了。

赵南起(毛岸英战友):这个凝固汽油弹落到水里也着,落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着,什么地方把那个凝固汽油弹那个成分烧完了,才算完了。扔了几发,扔了几发以后呢,这两栋房子一下子起火不见了,这个时候给我一个感觉,岸英同志下去以后没回来,我看弄不好出事了。

解说:赵南起当时是志愿军司令部的作战参谋,看到情况不妙,他第一时间赶到山下。

赵南起:看岸英同志穿的衣服也都烧没了,就认不出来谁是谁了,两个人。最后呢,他带的有两件东西,一个是带的手表,一个带的是手枪。手枪是斯大林送给他的,他回来的时候斯大林送给他。手表他的岳母给他的,这两个还在,从这里辨别出来了,辨别出来了。

这个时候来了一共十几个人,十几个人以后,那时候司令部还有一个管理处,管理处管生活,管理处长叫来以后搞白布包一包,把他包起来,不然的话根本就没有模样了,看不出来了,那就包起来。

解说:空袭过去后,彭德怀带着司令部的全体战士为毛岸英哀悼,这天是毛岸英到朝鲜的第34天。

赵南起:哀悼完了,彭总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说,毛岸英同志是向我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的一个人,是一个好苗子,这是一句话。第二句话,岸英同志牺牲了,我怎么向毛主席交待。看得出来,他老人家太悲痛了,看到这种场合,我们在场的都哭了。
解说:当晚,彭德怀向北京报告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一封短短的电文,让这位戎马大半生的将军斟酌了许久。

毛新宇:彭德怀是有顾虑的,他认为呢,怕我爷爷这个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又怕这个不幸的消息给我爷爷打击太大,彭德怀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因为,我爷爷因为伯父的牺牲直接影响了爷爷对朝作战的指挥。因此彭德怀呢,他就想个变通,他先把报告,把伯父牺牲的报告,报告给周总理。当时周恩来看到这个电报都难以接受,周恩来哭了。

解说:叶子龙回忆说,考虑到***的身体状况,周恩来提议先放一放再告诉主席,当***看到电报的时候,已是1951年1月2日,***将那份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三四分钟,他的头埋得很深。

毛新宇:我爷爷都很爱抽烟,当得知儿子牺牲的时候,我爷爷就是几次都想抽那个烟,那个都没有把烟,没有力气把那个烟从烟盒里拔出来,而且就是把烟拿在手里,都没有力气去划那个火柴。

解说:许久之后,***对叶子龙摆了摆手说,战争么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中年丧子,***内心到底有多么悲痛,他没有向任何人倾诉过,这些衣物是毛岸英生前穿过的。他牺牲后,***把这些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箱子里,悄悄地珍藏了20多年。

毛新宇:我爷爷就把自己儿子的那个衣服拿出来晒晾,然后他们工作人员就很奇怪了。就问我爷爷,主席这是谁的衣服,您老人家怎么还像掏宝贝一样拿出来晒呢,我爷爷就眼睛就红了,就说这是我的儿子岸英生前的一些衣物,说我把它保留着,作为对儿子的怀念。

解说:因为,担心儿媳承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把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对刘思齐封锁了三年,直到有一天刘思齐无意中看到摄影记者侯波拍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正是她的丈夫毛岸英。

毛新宇:我大姨下决心破釜沉舟,要坚决地下决心向自己的父亲了解清楚,自己丈夫究竟怎么回事,那么我爷爷也觉得没有必要再隐瞒了。那么为了让大姨有个思想接受过程,我爷爷是煞费苦心很巧妙,先讲家里牺牲的五个烈士,给她做个思想铺垫,然后才讲到她最爱的丈夫牺牲了。

刘思齐:我觉得他走得太难了,他是真正在火焰里头走的。我经常想到,我说他最后那一刹那是,最后那几分钟他是怎么过的,他假设是一颗子弹,哪是一个炸弹,炸得粉碎,我可能都好释然,但是,这种走法确实从感情上来说接受不了。
解说:刘思齐几次向毛主席提出去朝鲜扫墓,1959年***答应了。

刘思齐:给我定了三条清规戒律,一条就说去扫墓的话,所有的经费要他出,就包括置装费,包括服装费,路费这些都是他出。第二条,就是说不要去麻烦惊动朝方,说他们战争刚刚结束很困难,经济也很困难,事情也很多,不要去打搅他们。第三条,就是说不要见报,不要张扬,就是按照他这三条去的。

解说:在妹妹邵华的陪同下,刘思齐第一次去朝鲜为毛岸英扫墓,在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中,刘思齐在毛岸英的墓前久久站立着,回国途中刘思齐病倒,在医院住了半年。

刘思齐:由于意志垮了,意志垮台,意志崩溃了,精神崩溃了,所以这个人的免疫力也就没了。主席就派人,派李银桥来看了我好几次,最后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意志为主,药物为辅,就其中两句话,我记得当时我就好像突然激灵了一下。

解说:为了帮助儿媳走出痛苦的阴影,***让刘思齐去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他还一直敦促刘思齐再婚开始新的生活。1962年,刘思齐与空军学院教师杨茂之重建了家庭。

如今,刘思齐正在撰写回忆录,记录她和毛岸英、***一起走过的那段岁月。

刘思齐:有文章说***送毛岸英上前方是为了培养他,锻炼他,要他将来接班,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为什么,***从他参加革命起,从他干革命起,他就没有离开过战争。他从秋收起义到他上井冈山,到他离开井冈山,带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打出来的。我们几万人,多少万人到延安才剩了多少人,才剩了两万来人,我们牺牲多少烈士,他难道不知道战争是要死人的吗?你***不派毛岸英去,也不会有人说他为什么不派儿子去。

那么他会为了儿子去锻炼,就把他送到前线去,他不知道战死,他是把他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随时都失去生命的一个地方,他能不知道吗,子弹会长眼睛吗?

曾子墨:毛岸英牺牲后,曾有人提议,将他的尸骨运回北京安葬,***没有同意,他引用东汉著名将领马援的话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先后失去六位亲人,而毛岸英的牺牲无疑是年仅60岁的***心中最大的痛。

“为有牺牲多壮志,千古留名人世间。”2009年毛岸英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再一次唤起人们心中那份并不遥远的记忆。

http://wzx2128.yahubb.com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