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求变 全国12省份出台高考新方案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
从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随着将于2010年正式实施的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9日公布,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份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前3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随着试点地区的扩大,方案中所体现出的新课程理念也更为突出。一场针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正在中国渐次展开。
广东从“冒进”到“回归”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试验区进入试验。3年后,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通过教育部评审。当年6月,新高考正式与考生见面。在首批试验区中,广东的方案无疑是备受争议的一个。
按照当年公布的方案,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X”为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选考科目X的设置,打破了传统高考统一命题、统一科目的旧框架,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所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考试科目。
然而,考生对此并不买账。在广东第一年新高考中,竞争小、容易得分的科目成为大部分考生的首选,那些自己喜欢、分数不易拉开的科目极少有人青睐。同时,由于新高考记分方式由沿用多年的标准分改为原始分,各科试题难度不一,分数难具有可比性,引起家长和考生的质疑。
2008年11月,广东新高考出台了调整方案——从2010年高考起,取消选考X科目,考试科目调整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科目类似。
江苏频繁变化的新高考
2008年,江苏省进入新高考试验区。与首轮试验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方案的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方案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在高考中的比重,2008年江苏高考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480分。同时,学生在高二时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
科目四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学业水平测试分ABCD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要录取到重点本科,等级要求则更高。
“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是江苏方案的一大特点。”高考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大部分省市将会考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而江苏的做法是直接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报考本科、专科的资格挂钩。“把原来的选拔规则由一条线变成了两条线,选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问题也会更多。”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年的江苏高考报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挂的局面,许多优秀考生因为选修科目得C而无缘本科。南京市文科状元因为选测之一政治未达到A+,与自己最喜爱的北大失之交臂,因为北大招生限定条件是先要求两个选修科目A+,再划定投档线。在考生、家长、学校的一片抱怨声中,今年1月,江苏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将有微调,这已是该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调整。
浙江试水个性化高考
今年出台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时就被媒体高调地冠以“个性化高考”。延续了前两轮试验区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内容,重点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三科考试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还在“多次考试”上做出尝试,首次设立高考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放在平时进行,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作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刘海峰对高考改革一直持谨慎态度。他认为,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变式的革命,渐进式的改良会优于突变式的革命。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
从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随着将于2010年正式实施的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9日公布,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份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前3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随着试点地区的扩大,方案中所体现出的新课程理念也更为突出。一场针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正在中国渐次展开。
广东从“冒进”到“回归”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试验区进入试验。3年后,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通过教育部评审。当年6月,新高考正式与考生见面。在首批试验区中,广东的方案无疑是备受争议的一个。
按照当年公布的方案,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X”为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选考科目X的设置,打破了传统高考统一命题、统一科目的旧框架,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所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考试科目。
然而,考生对此并不买账。在广东第一年新高考中,竞争小、容易得分的科目成为大部分考生的首选,那些自己喜欢、分数不易拉开的科目极少有人青睐。同时,由于新高考记分方式由沿用多年的标准分改为原始分,各科试题难度不一,分数难具有可比性,引起家长和考生的质疑。
2008年11月,广东新高考出台了调整方案——从2010年高考起,取消选考X科目,考试科目调整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科目类似。
江苏频繁变化的新高考
2008年,江苏省进入新高考试验区。与首轮试验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方案的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方案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在高考中的比重,2008年江苏高考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480分。同时,学生在高二时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
科目四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学业水平测试分ABCD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要录取到重点本科,等级要求则更高。
“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是江苏方案的一大特点。”高考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大部分省市将会考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而江苏的做法是直接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报考本科、专科的资格挂钩。“把原来的选拔规则由一条线变成了两条线,选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问题也会更多。”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年的江苏高考报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挂的局面,许多优秀考生因为选修科目得C而无缘本科。南京市文科状元因为选测之一政治未达到A+,与自己最喜爱的北大失之交臂,因为北大招生限定条件是先要求两个选修科目A+,再划定投档线。在考生、家长、学校的一片抱怨声中,今年1月,江苏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将有微调,这已是该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调整。
浙江试水个性化高考
今年出台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时就被媒体高调地冠以“个性化高考”。延续了前两轮试验区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内容,重点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三科考试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还在“多次考试”上做出尝试,首次设立高考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放在平时进行,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作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刘海峰对高考改革一直持谨慎态度。他认为,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变式的革命,渐进式的改良会优于突变式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