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赵家高中教师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大赵家高中教师论坛

教师之家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孙锡良:中国务必冷静,改革需要透明,政策不能冲刺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红赵




现在的中国人,不管是官还是民,都象吃了火药一样,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这不是一种正常现象。中央反复提醒国民要保持安定团结,要保持和谐稳定,从政府到民众都要身体力行,不能因国外的动荡局势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发展大计。



最近,社会各界争论最大的无疑是有关“改革”的问题,这里面有政府层面的失误,也有民众的反应情绪化问题,当然还有某些媒体的兴风作浪,有些人故意用“改革”作为挑动社会撕裂的工具,试图引起国内的动荡不安,以达到少数人的特殊目的。



在中国,谁反对改革,谁就算不上现代人,谁利用改革,谁肯定就是自私者。



希望全体中国人要尽快冷静下来,冲动是魔鬼,国际上的实例反复告诉我们:借国外势力之手实现所谓革命的国家没有一个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普通百姓并未从中得到任何好处。



前面的文章,我也谈到改革的一些问题,感觉还没有说透,所以希望能进一步把这个事理清楚一些,今天,主要谈六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改革?二是改革为了谁?三是改革改什么?四是由谁来改革?五是怎么操作改革?六是改革政策不能搞百米冲刺。



一、为什么要改革?



这是个关键问题,天天喊改革,总要有原因,本来很好的东西就不存在天天要改,整体上是好的、局部有问题的东西只需要调整就可以,用不着天天嚷着改革,如果执政者明显看到有大的问题就得直接光明正大的公布,让大众看看是不是要改,现在,大家都只跟着喊改革,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改。层次高一点的人总是打着“政改”的牌子在喊,然而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实质。



我特别喜欢看各级政府、各级权力机关的的年终报告,因此使我对今天的改革呼声提出质疑:



1、从GDP的数据看,我不认为政府需要天天喊改革。中国各级政府报告的数据均可以排世界第一,如果世界第一还把改革天天放在口里,那欧美国家不都要去死啊,那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不是要把“改革”二字当饭吃啊?如果说GDP数据有水份,政府努力改正就好,改革自身就行了,如果说GDP质量不高,请政府调整产业政策,这也是权力之内的事,不必吵着改革这、改革那的。



2、从民主政治指数来看,中国也不需要天天喊改革。去年底,中国统计局公布一个民主指数,中国百姓享受的民主指数已经高达93.8,这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令人满意的高位指标,那还改什么?要往低处改吗?如果统计局的这个数字有问题,请先把各部门本身的工作做实,公布一套真实的数字出来,让人民看看自己享受了多少民主,然后再思考民主政治改革的问题,否则空谈“政改”就显得很不实在。



3、从各级机关年终报告的形势来看,中国也不需要天天喊改革。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不管什么单位,报告都是很亮丽的,每个单位的报告都只是在结尾提几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全国上下都很善用这种转折式句型,都如此好了,还用得着大改特改吗?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报告信不得,做假的比较多,那我只能说:要改革就先从改革造假开始吧,先让权力机关找回诚信再改革不迟,如果全是造假高手,再改革不还是蒙骗大众的把戏吗?



4、从国民素质评价来看,中国也不必天天高喊改革。最近有位官员明确指出:中国干部的道德没有问题,绝大部分都非常好,只有个别人出现问题,但不足以影响整体形象。还是从统计局的总结看,中国人的整体道德指数、社会安全指数等一系指标全在93以上,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国际形象,这还用得着天天改来改去吗?如果说有些不足,适当地进行引导调整不就得了,何必要大动干戈呢?请社科院专家和统计局回答一下。



5、从政治制度的良性运行来看,中国也不必天天喊改革。我总是听到:“TS社会主义”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制度,中国将高举这个制度,坚持某个理论和三个代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这都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必须强调的主体内容,然而,现在某些人员释放的信息又恰恰是要改掉这个,真是让人费解?那到底好还是不好呢?如果认为不太好,就别天天强调好,如果认为是好的,你就坚持得了,何必自己说好,又由自己来否定呢?



其它的理由我就不列举了,反正老百姓从正面信息中找不到改革的理由,除非正面信息有严重的失实性,如果正面信息失实,那么中国要改革的第一件大事是:把引起信息失真的人全撤掉,把影响信息真实性的政策废除掉。把这件事做完后再探讨后面的改革不迟。



二、改革为了谁?



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做一项改革或者做全盘改革,都有它的直接目的,改革不能是空泛的词,更不是政治工具。中国天天喊改革,到底又是为了谁?是为普通百姓,还是为了权贵阶层,抑或是为了局部的既得利益阶层?



要说清楚中国改革到底为了谁,不得不从各项政策的方向去观察,中国热衷于改什么?中国又不想改什么?



1、有关私有化的改革问题。因为新自由主义在中国所占的优势地位,私有化在媒体宣传上占据了绝对上风,很多国民也慢慢相信“一私就灵”的提法,当然,要论证这个东西的正确与否不是只言片语可以搞定的事。但是,我可以提醒大家看一个现象:私有化过程的得利者是谁?私有化的金融、铁路等领域又将是哪些人发财?这类性质的改革指向到底是全民性的还是集团性的?把国企私分了,谁能有权、有钱买得到手?最后控制国有资产的会是哪些人?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私有制改革为了谁的问题就一目了然。



2、有关“三公消费”的改革问题。这是中国老百姓反映了N年的老问题,也是可以直接改革的问题,更是最能取得民意支持的好问题,然而,就是没有人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勇敢改革,偏偏要去挑一些深层次又改不动的问题来改。有人会说:深层次问题不改革,三公消费就取消不了。瞎扯蛋!这种说法在世界上都找不到依据。三公消费必须有预算,而预算权在政府,没钱,那些人用什么来消费?预算外资金是个什么资金,为什么中国要保留这个“特色”?这些问题不需要大的政治改革,通过全国两会的代表讨论就可以解决,问题是不想改革,因为这种改革太利民了,太不利官了。



3、有关“两会代表”产生的改革问题。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好下手的地方,也有法律配套,根本不需要大呼小叫的重新改革,为什么就不愿意依法执行呢?两会代表要那么多的明星干吗?要那么多的老板干吗?要那么多的官员干吗?人民代表怎么就不体现平民性呢?现在开“两会”开成了“春晚”,开成了“全运会”,开成了“官代会”。把“两会代表”的产生按宪法和选举法严格操作,政治改革进程就迈出了一大步,何须掀翻宪法彻底重来?即便现在的法律有欠缺,稍作改革就可以推进,问题是这项改革也没有人愿意推动。



4、有关分配制度的改革问题。年年喊缩小收入差距,然而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反向,每一次调整工资,就加大一次级别差距,每调整一次就造成一次群体分裂,过去是靠制度分配,现在全由领导说了算,你若有不满,他让你下岗走人,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就出在改革缺乏刚性约束,给各级领导的权力太大。分配制度改革也无须伤筋动骨,只要按刚性分配制度执行就可以了,这是政府可以办的事情,为什么不办?



还有象房地产政策的改革,也是立即可以做的事,但就是不真做,搞的调控全是有利于既得利益集团的改革,真调控不肯搞,这总不能怪政治制度吧?做不好、不愿做就怪罪政治制度。改革要一步步来,摆在面前的事情,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必须作为改革的重点,不能回避,回避这些改革就不具有人民性,实际上就没有搞清楚改革为了谁的问题,说得难听一点,现在想改的方向基本是为了权贵而改,所以老百姓意见大。



三、改革到底要改什么?



我对中国改革的呼吁者有一个疑问:大家都喊口号,就是不讲具体内容,天天把政治体制改革挂在口中,却没有一个部门或一个人把改革的具体框架给说出来,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为什么要这样?想说就说透一点,想改就公开一点,不要老琢磨搞什么“顶层设计”,精英不要老计算着如何把普通百姓拒之于改革门外。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些天天喊改革的人,最终的目标是社会制度,是有关走什么路的问题,是有关一党制还是两党制的问题。然而,他们又不敢说出口,搞点“半遮面”,让人去猜,出了事情,可以推责任。其实完全没必要,现在的老百姓也精明,都看出来了,心里都有数,无非是姓资姓社和选票的问题,有想这么改的,也有不想的,只是都在等上面的标语何时挂出来。



我觉得中国人把要改革的目标说出来比隐藏着更健康,光是开会解决不了问题,搞个全民大讨论又怎么样?能翻船吗?我看未必。越是让老百姓见见大风大浪,越是不会翻船,越是天天把老百姓关在家里,一出海就会呕吐,一远航就可能翻船。



我希望中国能够大胆的把改革目标挂出来,不搞捉迷藏的游戏,如果不愿意挂出来,以后就别老提什么改革了,听得心烦。



四,改革由谁来主导?



改革由谁来主导会决定改革最终由谁来承担的问题,也决定最终成果由谁享受的问题。少数人主导的改革必然只由少数人分享受,多数人只能靠他们施舍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施舍你就没有,施舍了,你还得感谢他们的厚恩大德。出了问题,还要由多数人来承担罪责。这个很不合理。



今后的改革,我看不能这样搞下去,全体国民必须是改革的主导者。有人会说,政策也不可能让全民去制定,全民怎么主导?不必担心。三十几年前,中国的百姓就可以集体讨论各自单位的大事,各层各级都实现了民主讨论决策,最后不就形成了综合民主吗?不知道怎么回事,改革开放后突然被取消了,后面全由领导说了算,说是管理岗位才是值钱的岗位,其他人可有可无,不想干就走人。这就从指导思想上把群众给赶出了决定自己命运的位置,平民都变成了愚民,怎么主导改革?



现在,搞“顶层设计”和“顶顶层设计”又是新一次将普通群众排除在外的新游戏,所有层次的改革都只给最终文件,不让群众参与讨论,即算把终结稿让群众提些意见,也只是小修小补的过程,决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方向,有时甚至只改几个字便完事。过去,中国走的是群众路线,一切事情都先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有一个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再又自下而上的反复过程。现在,群众这一关省略了,问题不是一般的大。



唱戏的、唱歌的、打球的、跑步的、炒房的、囤地的、当官的全是改革主导者,他们主导什么?能代表咱最广泛的老百姓吗?懂“顶层设计”的人有几个?他们占13.3474亿人中的比例有多少?是谁授权他们去设计的?



五、如何推进改革?



改革最终是行动,不是口号,喊完以后还要做,光说不练没用,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只喊口号会让政府的形象受损,群众重在落实,重在看结果。



我个人的看法是:改革需要由易到难的推进,改革需要依法推进,改革需要有时间表。



我在第二部分罗列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也是不涉及政治制度根本的可以解决的问题,改革就应当从这里入手,就应当一件件的做下去。把这些事情做顺了,大的问题也就有经验了,不愁中国人找不到自己适合的政治制度。



改革是个全局性的工作,绝不能搞人治,绝不能搞部门拍脑袋的决策,必须依法推进,尤其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人治的东西多了,多数人的利益就会泡汤。



改革需要时间表,不能拖,不能搞含糊其辞的文章,取消三公到底要多久?财产申报到底什么时候可以透明化?退休单轨制到底何时可以兑现?养老保障到底何时可以平等享受?没有时间表就不是真改革。



六、改革不能是百米冲刺



前面,我提到改革要时间表,但决不是要求搞运动会的百米冲刺,不能搞大跃进,时间表必须是通过民主程序科学制定出来的,决不能是头脑发热的产物,时间表应当是经过“两会代表”讨论的结果,必须经过全国人大的批准。



如果不顾客观规律,按部分人的设想匆忙搞一些政策突击,会出大事,这不是没有教训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有过多次惨痛的教训,不能再犯类似错误。搞突击很可能是好心办坏事,甚至有可能制造社会震荡。一旦某些改革触动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能排除民众的情绪效应,本来社会是相对和谐的,搞过头了,社会就会出现更不和谐的群体性事件。一方面维稳,另一方面又制造不稳,成本就不合算。比如说现在搞私有化的进程,不象是在改革,感觉是一帮人急着抢钱,生怕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老百姓不发脾气可能吗?



百米冲刺如果出问题,只出在运动员一个人身上,不严谨的政策错误影响的是全民利益,不可同日而语。刘翔为了奥运会,冲得过头葳了脚,顶多也就是跑道上提鞋免战,中国若是葳了脚,就不是免战的问题,十几亿人都得疗养,搞不得的。我能理解一些人急于办事的心理,也理解相关利益方的焦躁,但这些问题与十三亿多人的利益相比,又有什么价值呢?



结束语:中国不能不改革,但是,中国一定要为民改革,一定要公平改革,一定要透明改革,一定要稳妥改革。



——孙锡良(转载须署名)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